党建工会
学习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党建工会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意见
发布时间:2009-11-10 13:54:58   作者:<a href="space/?userid=1" target="_blank" class="username">admin</a>   来源:    点击:[]

(2009年11月9日中共山东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总结党执政60年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校党的建设,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实现建设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大学奋斗目标,现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学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科学技术与人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中央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制定实施、山东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985工程”和“211工程”三期的启动实施,既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我校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质量提高、特色发展、体制创新和国际化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能否团结凝聚全校师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实施学术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具有德性、思想性、创新性、特色性和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大学建设,关键在于全校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党的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

(二)面对挑战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党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紧紧抓住学校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学校党的建设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模糊;有的基层党组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力,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些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的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强;有的领导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水平不高,管理工作存在“粗、软、散”现象。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将削弱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学校事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学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三)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准确把握学校党的建设内在规律,以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主线,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着眼于增强党员干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学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加强理论武装,建设学习型组织

(四)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紧密联系学校新的形势和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着力提高理论素养,更新办学理念,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教学形式和内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学校人才和学科优势,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推动出成果、出人才。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眼于研究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坚持学以致用,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五)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的始终,教育引导党员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良好师德师风,树立优良校风学风。

(六)建设学习型组织。坚持以学习为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引导党员干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制定并落实全校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健全师生政治学习日制度,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和集中培训,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坚持和改进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突出研讨主题,改进学习形式,加强调查研究,重实际、求实效。坚持集中学习、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相结合,采取实践锻炼、交流研讨、在线学习等方式,促进干部学习经常化。落实述学评学制度,完善学习考核机制,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

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党内民主

(七)完善体制机制,改善领导方式。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完善酝酿、沟通和协调机制,充分调动班子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班子团结与活力。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进一步提高生活会质量,不断增强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等群团组织联系和服务师生员工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离退休老同志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为学校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八)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学校重大事项和党的建设重大问题,要广泛听取基层党组织意见,保证下级党组织意见能及时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来。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建立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制度,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坚持并完善党员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渠道和方式,建立健全代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师生等制度和办法,保障代表充分行使各项权利,充分反映党员意见和建议。

(九)完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学校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全委会在学校重大决策中的作用。严格执行《山东大学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凡属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与大额度资金使用,要在领导班子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专家论证、情况通报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等制度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对学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教学、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事项。

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能力

(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和人才评价机制。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重视在关键时刻、重要工作和涉及个人利益问题上考察识别干部,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健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标准,综合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多渠道选拔干部方式,拓宽选拔干部视野。按照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要求,重点选好配强中层正职领导干部。坚持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有机统一,积极推进人才战略,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活力。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服务人才意识,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注意选树典型,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条件。

(十一)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能力。围绕服务和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政治坚定、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的坚强领导集体。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增强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自觉性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责任感。健全校院两级培训体系,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高等教育理论学习基础上,突出抓好发展规划、领导管理、群众工作、危机处理等知识学习和能力培训,注重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开阔干部视野、思路和胸襟,提高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本领,增强改革创新、科学管理能力。优化班子配备,形成班子成员年龄、经历、专长、性格互补的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日常考核、定期考核和重大事项跟踪考核力度,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十二)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以目标责任制、岗位负责制和失职问责制为重点,完善领导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相结合,健全谈心谈话制度,提高干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完善干部挂职配套机制和措施,积极选调干部到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挂职锻炼。着眼学校可持续发展和领导班子长远建设,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培养规划,完善培养机制,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积极为年轻干部强化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在实践中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五、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十三)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适应规模大、校区多、综合型高水平大学管理要求,紧密联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按照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原则,科学设置基层党组织。结合学部制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学科党支部,适应学科交叉建立联合党支部,适应科研平台建设与合作研究建立课题组党支部,适应对外学术交流和校际访学建立流动党支部。推广在国防生中建立党支部的做法,探索在学生社团、学生公寓建立活动党支部。按照“支部建在班上”的要求,加大在学生中建立党支部工作力度,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目标。进一步理顺党组织关系,健全党员教育延伸机制,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确保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发挥。

(十四)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基层党组织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转变工作方式,提高活动实效,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在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作用。结合党员队伍新特点,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大力开展生动丰富、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党员发挥专业优势,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中得到锻炼。按照强化创新性、发挥示范性、突出实效性原则,完善党组织活动项目化管理机制,增强党组织活动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探索开展学校党委、基层党委(党总支)、师生党支部三级联创活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和党的活动经常化。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手段,探索建立立体化、交互式党建工作平台,拓展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空间,扩大信息时代基层党组织影响力。

(十五)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的,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服务机制,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加强对党员的服务,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注意抓好关心和爱护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工作。针对党员学习方式新变化,进一步拓宽渠道,创新载体,增强党员教育吸引力和实效性,引导党员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维护校园稳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表彰优秀党员,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健全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制度,保证质量,优化结构,做好在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六、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十六)密切联系师生,提高服务水平。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注重人文关怀,把服务师生作为重要价值取向,紧紧依靠师生员工,走民主办学之路。要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制度,改进工作方式,增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师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要高度重视师生员工的合理需求,全面把握师生员工的新期待,倾听师生心声,关注和支持师生员工发展进步,认真解决师生员工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健全领导干部经常性调查研究制度和联系师生制度,建立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保证各项政策措施更好地体现师生员工利益。

(十七)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精神。要建立健全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和党员干部岗位责任制,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工作观,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真正做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营造求真务实良好氛围,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等方面不断取得实效。坚持勤俭办学,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端正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减少会议,精简文件,厉行节约,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

(十八)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教育载体,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广泛宣传和学习先进典型,树立保持道德品行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立健全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党性分析作为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主要内容,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十九)加强廉洁从政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深入开展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面向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教育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营造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

(二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和关键岗位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加强自我监督。落实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推行干部问责制,强化干部日常管理与监督。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凡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公开办事程序和结果,接受师生员工监督。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代会代表、教代会代表和学术委员会委员的监督作用。

(二十一)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管理力度,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决策机制,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招投标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推进决策工作程序化和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大监察工作力度,深入开展纠风工作,完善信访处理机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严格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水平。

八、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十二)加强对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学校党建工作格局,切实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党建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重视党务干部选拔培养,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热爱党务工作、业务能力过硬的同志选拔到党务工作岗位上。对党务干部要做到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工党支部书记应参与本单位重要问题的研究,其做党务工作的时间应给予适当工作量补贴。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二十三)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党建工作汇报交流制度,加强分类指导、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把党建工作实效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形成有制度、有落实、有成效的党建工作局面。充分发挥学校党校作用,加强《山大先锋网》、《干部教育培训网》等党员干部网络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党员学习实践平台。积极为开展党建工作与研究提供必要经费支持,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改善党建工作条件,优化党建工作环境。

(二十四)推进党建工作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重视党建工作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围绕党的建设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这两大课题,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全面把握学校党建工作规律,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充分发挥我校学科综合和党建研究优势,针对党的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关系学校党建工作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加强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咨询,努力提高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

山东大学党委办公室

2009年11月10日

上一条: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全文)   下一条: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

关闭

Copyright© 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工程训练中心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6358138   传真:0531-86358138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