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心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心动态 >> 中心新闻 >> 正文
工程训练中心暑期备赛正酣:以赛促学砺锋芒 创新实践育英才
发布时间:2025-07-16 11:52:00   作者:文字:柴锦 王立志 摄影:柴锦 王立志 赵子峥   来源:    点击:[]

炎炎暑期,工程训练中心内却涌动着科技创新的热潮。依托精心打造的暑期学校课程体系,中心全面启动了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多项国家级重要赛事的暑期集中备赛工作。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实验室,以训备赛,以赛促学,在“智能技术应用与实践”、“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础训练”等核心课程的引领下,掀起了一场冲击国家级奖项的“夏日攻势”。

课赛深度耦合,暑期学校就是赛前训练营本次暑期学校聚焦前沿技术与竞赛需求,开设《智能技术应用与实践》《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础训练》《精通无人机》《3D打印》等特色课程,课程吸引了全校机械、控制、土建、电气、交通、能动、材料、集成电路等9个学院120名学生踊跃参与,其核心在于“课赛融合、全程实战”的培养模式,课程大纲即竞赛任务书,教师将赛题拆解为机械、控制、人工智能等知识点融入每日训练,课程结业标准直接对标赛事选拔要求。“过去带队比赛是‘赛前突击’,现在是‘全年培养+暑期冲刺’,学生底子更牢、心态更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础训练课程负责人王立志老师道出了培养模式的转变。

备赛攻坚,团队协作冲刺国家级赛事高地。备赛不仅是技术比拼,更是对学生工程素养、抗压能力、团队协作与创新思维的全方位锤炼。针对各项赛事的赛制特点与技术难点,中心组建了由“资深教师领衔、企业导师助力、跨学科学生协同”的复合型备赛团队。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团队围绕“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智能物流”“智能救援”“工程场景数字化”“智能网联车”等赛题,结合省赛经验,优化设计方案,着力提高系统稳定性与运行效率;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团队聚焦棋子分拣机器人和双足机器人路径规划、图像识别等关键技术,进行反复调试与优化;无人机实验室深夜仍灯火通明,队员们紧张地进行着电路焊接、飞控调试。智能车团队则全力钻研车模结构调校、信号调理、电机控制等核心环节。“工训中心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罗永佳表示“假期里,工训中心不仅全天候开放实验室、提供加工设备和场地保障,指导老师们更是全程陪伴,从技术难点突破到项目进度管理,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支持和引导。虽然辛苦,但团队战斗力得到了淬炼和提升。”

全方位护航,三维保障体系助力夏日攻坚。中心高度重视暑期备赛工作,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核心育人理念,精心构建三维保障体系:资源保障坚实有力,确保竞赛所需场地、设备、耗材充足且高效运转,为各参赛团队提供“拎包入住”式的创新实践环境。师资指导精准高效,配备有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企业导师构成的指导团队,通过定期开展集中研讨、个性化辅导,精准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氛围积极浓厚,鼓励跨学科团队协作,组织经验交流分享会,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拼搏精神。

目前,各参赛团队已进入冲刺阶段,计划通过模拟竞赛、专家复盘等方式持续优化作品性能。工程训练中心将以此次暑期备赛为契机,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构建“课赛融通”育人体系,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工训力量。

  下一条:工程训练中心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师资培训

关闭

Copyright© 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版权所有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工程训练中心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6358138   传真:0531-86358138   [网站管理]